民族资料库

访问地址:http://mzk.wenjinguan.com

试用时间: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

 

《民族资料库》目前主要内容为:上世纪50至80年代(之中有因政治运动数年的间断),我国民族区域及民族调查记录档案原初资料。

1956年毛泽东提出要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。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(今民族研究所)为主起草了《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》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。老一辈科学调查研究工作者们,深入边疆区域,进村入户,了解、查询、记录当地民俗民风,宗教历史,经济联姻状况(牛马骡驴生产工具和耕田)、生产生活等都十分具体,留下了大量的一手档案资料是在“民族问题五种丛书”中未反映的。其中一些档案文献还利用了民族文字标记的语言,反映部分少数民族原始社会末期形态的历史,对民族理论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真实记录下来的数据是学术研究难得的原始资料。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资料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作者署名,但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成果,是我国目前确定的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的重要依据。为建国以来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,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应该得到世人的尊重。80年代后,陆续出版了“各民族介绍的五种丛书”(《中国少数民族》、《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》、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》、《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》、《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》),虽经多次修订再版,仍不能全面反映我国民族区域及民族调查记录档案原貌。全文检索。

经过多年的广泛收集、识别和整理编辑,收集到大量“五种丛书”中未被引用、录用的珍稀原始笔录资料,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文献进行了系统整合著录工作,最终形成《民族资料库》,它完整地保留和展示了历史文献的原貌,同时又非常方便检索利用,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深入研究的实用性。  

《民族资料库》不同于其它数据库以题名为主要检索对象,而是根据档案资料的特点,以内容分:政治、宗教、经济、历史、语言文字、文教卫、文学艺术、建筑工程、综合等为检索对象,并配合“民族(人)”、“地区”等检索字段进行搜索档案条目,来实现阅读档案资料。例如:通过“经济”与任意一个“民族(人)“的组合检索,就可调出这个民族(人)的所有经济内容的条目,从而阅览到相关的档案资料。同时,也可以通过题名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取得相关数据进行阅览。

《民族资料库》预计收录45万条民族资料数据,并提供全部彩色档案图片。内容丰富详实,检索阅览方便快捷。本数据库所属学术专类资源库亦可为广大读者普及民族学知识,提高文化素养,为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共同繁荣昌盛实现美好愿景服务。

 

信息咨询与反馈:电话,0871-65035190

类型分类: 
全文/文摘: 
全文
试用截止日期: 
星期五, 十二月 31, 2021